发布时间:2025-03-05 16:32 作者: 来源: 字号:大中小
近期,非法中介变换行骗手法,借法务团队、咨询公司之名,以“代理维权”“脱离担保”“免除债务”为诱饵,骗取消费者高额手续费,严重侵犯消费者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
识别非法中介的主要特征
虚假宣传与诱导。非法中介利用网络论坛、自媒体平台、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发布信息,借名法务团队、咨询公司骗取金融消费者信任,发布虚假代理维权案例,并以“维权不成功不收费”诱骗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
不择手段牟高利。一是以“咨询”的名义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代理维权”手续费、咨询费、维权提成等不当收益。二是要求消费者提供银行卡、身份证等个人信息,截留或侵占维权退还的资金。三是将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倒卖,从中非法获利。四是擅自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信用卡、小额贷款等套取资金。
不当维权涉违法。非法中介利用消费者急于免责、挽回损失等心理特点,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通过歪曲事实,突破法律底线,编造“误导营销”“暴力催收”“业务违规”等虚假情节,怂恿或替代消费者向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发起恶意投诉举报,严重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不当维权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风险一:法律风险。一方面,消费者在非法中介诱导下,伪造证据、恶意投诉、提供虚假信息,可能触犯法律法规,面临行政处罚,情节严重将承担刑事责任。另一方面,不法维权行为对金融机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可能被金融机构起诉或反诉,消费者将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风险二:经济风险。消费者一旦签署所谓的“委托代理维权”协议,需向非法中介支付高额“咨询费”“手续费”“交通费”,而这些费用往往无法追回。如果因不当维权引发诉讼,消费者还可能产生诉讼费、律师费等。
风险三:信用风险。在与非法中介合作时,消费者往往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合同、交易记录等敏感信息。此类信息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办理线上高利贷款或二次行骗等违法活动,累及消费者产生更大风险。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导致个人信用记录受损,影响未来贷款、购房、就业等。
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防范和打击非法中介,赣州银行温馨提示您:提高警惕,切勿陷入骗局!
一、增强自身法律意识。金融消费者应主动了解《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金融知识,知晓自身权利和义务,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被非法中介的“专业”术语迷惑。发现非法中介不当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或监管部门举报。
二、选择正规渠道维权。当您遇到金融纠纷时,应通过金融机构、金融纠纷调解组织、金融监管部门等正规渠道反映问题,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渠道解决纠纷,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三、警惕高额回报承诺。对于承诺“100%成功”“高额赔偿”的承诺,务必要保持警惕,防止被隐性收费项目、非法手段“套牢”,避免因小失大陷入骗局,从而遭受更大的损失并招来法律风险。
四、妥善保管个人信息。金融消费者应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金融账户、交易记录、合同文本等,切勿随意将敏感信息泄露给他人。如发现银行账号泄露或个人信息被盗用,应及时向金融机构申请冻结账户,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赣州银行始终践行金融为民思想,始终与您共同守护金融安全!咨询和维权热线:0797-8305315。
版权所有赣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邮编:341000 地址:赣州市赣江源大道26号
Copyright © 2012-2014 www.gzcc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4006670号-1
市纪委监委驻赣州银行纪检监察组电子邮箱:gzyhjjz@163.com 举报电话:0797-8100356 赣公网安备36070002000058号